999kao.com
试题答案+教育学原理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反映了教师劳动()上的特点。

A.成果

B.过程

C.手段

D.对象


参考答案:C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主体性

B.创造性

C.间接性

D.示范性


参考答案:D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了教师劳动的( )

A.创造性

B.连续性

C.间接性

D.示范性


正确答案:D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表明教师的工作特点具有

A.复杂性

B.示范性

C.灵活性

D.创造性


正确答案:B


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是()。

A.对孩子提出合理、统一要求

B.理解、尊重孩子

C.不断提高家长文化素养和品德修养

D.具有和谐的家庭环境


正确答案:D


第 27/* Arabic27 页教育学原理在线考试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关于家庭教育,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儿童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可以说是家庭B.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任教师是自己的父母C.家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D.从时间上看,家庭教育是开始最早持续最长的2.初中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特征是( )。A.自我意识的发展B.感受能力的发展C.有意记忆的发展D.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3.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是 ( )。A.对孩子提出合理、统一要求B.理解、尊重孩子C.不断提高家长文化素养和品德修养D.具有和谐的家庭环境4.学生是教育的 ( )。A.主体B.客体C.主客体D.本质5.教师必须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这体现了教师劳动具有( )。A.复杂性B.广延性C.创造性D.长期性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 ( )。A.连续性、广延性B.复杂性、创造性C.长期性、间接性D.示范性、主体性7.下列不是高中生学习的最著特点的是( )。A.自觉性、选择性强B.独立性强C.注重效率D.目的性强8.教师的主要任务是()。A.搞好教学B.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C.关心学生的身体和生活D.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9.教师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所指基本课程不包括( )。A.心理学B.德育原理C.教育学D.各科教学法10.教师主导的根本任务在于( )。A.否定学生主体性B.否定学生的主体地位C.否定学生能动D.提高学生的主体性11.教师劳动的特点不包括( )。A.复杂性、创造性、主体性B.连续性、广延性、示范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导性、创新性12.要使“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变为“程序性知飒”的学习,其必要条件之一是( )。A.教师的作用B.直接经验的参与C.课堂教学作用D.教材体系的建构13.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A.教育者B.教育行政机构C.受教育者D.教育影响14.以师生双边活动起平衡作用的方法不包括(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陶冶法15.初中生生理发展方面最重要的,也是初中生各种心理变化最根本的生物基础是 ( )。A.身高增长B.体重增加C.脑重量接近成人D.性成熟16.学生主体接受客体文化以建构其整体人格的过程是( )。A.预备B.内化C.分析D.巩固17.衡量教师是否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是( )。A.教师的年龄B.教师的体质C.教师素养D.教师的能力18.以师生交谈的方式进行知识教学和价值辅导的教育方法是( )。A.讲授法B.谈话法C.陶冶法D.实践法1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 )。A.连续性、广延性B.复杂性、创造性C.长期性、间接性D.示范性、主体性20.下列选项不是对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实际的矛盾的解决方式的是( )。A.因材施教B.直观性原则C.量力性原则D.可接受性原则21.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书育人B.传授知识C.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D.关心学生身心发展22.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有艺术美育、自然美育、社会美育和( )。A.形式美育B.生活美育C.教育美育D.家庭美育23.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巴班斯基24.德育功能可以概括为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 )。A.文化性功能B.生态性功能C.适应性功能D.教育性功能25.体现“无言之教”的教育方法属于( )。A.讲授法B.谈话法C.宴践法D.陶冶法26.教育内容对文化的吸收或选择是建立在( )的基础之上的。A.大众文化B.世俗文化C.现实文化D.传统文化27.下列不是以教师活动为主导的教育方法的是( )。A.讲授法B.演示法C.实践法D.训练法28.在教育过程中,活动的主导因素是( )。A.教育目的B.教育方法C.教育内容D.教育组织形式29.完成学校教育任务,实现教育过程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B.社会实践C.学校管理D.教学30.我国近代第一个颁行全国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B.壬寅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31.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A.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B.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C.教育活动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D.学生与课堂之间的矛盾32.西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可概括为双轨制、单轨制和( )。A.混合制B.复合制C.中观制D.分支制33.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A.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B.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矛盾C.教育活动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D.学生与课堂之间的矛盾34.德国双轨制的初步形成是由( )促成的。A.路德学校改革运动B.乡村学校规程的颁布C.赫克开办“经济学数学实科中学”D.洪堡领导教育改革35.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这说明学校体育具有( )。A.思想性B.技能性C.娱乐性D.竞技性36.在古岁马学校教育制度中为平民子弟准备的学校是( )。A.游乐学校B.文法学校C.修辞学校D.教区学校37.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是( )。A.生存性功能B.发展性功能C.享用性功能D.适应性功能38.“勤奋好学”在教育制度中属于( )。A.正式制度B.非正式制度C.显性制度D.隐性制度39.教育内容要与社会的当前需要和未来发展的需求( )。A.无关系B.相背离C.不相关D.相一致40.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个体差异性4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 )。A.前提作用B.动力作用C.制约作用D.主导作用42.社会对中小学生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形式不包括 ( )。A.街道、胡同、邻里对中小学生的教育B.社区对中小学生的教育C.学校教师在室外对中小学生的教育D.大众传播媒介、各种校外机构对中小学生的教育43.认知发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维果茨基B.赞可夫C.皮亚杰D.埃里克森44.教育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 )。A.决定作用B.根本动力C.制约作用D.重要影响45.经济基础是制约教育的( )。A.前提因素B.中介因素C.直接因素D.首要因素46.衡量劳动者素质高低的标准是( )。A.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B.劳动者智商的高低C.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D.劳动者的创新能力47.民主主义与教育是( )理论的代表性著作。A.文化教育学B.实用主义教育学C.制度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48.“自然教育”的提出者是 ( )。A.康德B.赫尔巴特C.洛克D.卢梭4、9.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时期划分中,儿童以日益复杂的方式运用符号的能力的发展为特点是( )。A.感觉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50.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 )。A.夸美纽斯B.康德C.赫尔巴特D.洛克51.“一般发展”理论是由( )提出的。A.维果茨基B.赞可夫C.皮亚杰D.埃里克森52.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A.四书五经B.七艺C.六艺D.骑士七技53.教育的领导权及受教育者的权利是由下面哪一种因素决定的( )。A.生产力B.政治制度C.教育思想D.政治思想54.( )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A.文字B.有闲者C.学校D.教师55.前苏联学者认为评价教育储备大国的标志是( )。A.培养人才的多少B.教育费用的积累C.学历层次高的人占的比例D.教育投资的多少56.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 )。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B.上帝造人C.天降生民D.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57.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 )。A.教育的生产性B.教育的历史性C.教育的社会制约性D.教育的民族性58.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 )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A.定量研究B.定性研究C.思辨研究D.理论研究59.最早建构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人是(

教师必须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这体现了教师劳动具有()。

A.复杂性

B.广延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正确答案:B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

A.连续性、广延性

B.复杂性、创造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示范性、主体性


正确答案:D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

A.连续性、广延性

B.复杂性、创造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示范性、主体性


正确答案:C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A.主体性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法


正确答案:D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与这句名言有关的教师劳动特点是( )。

A.复杂性

B.间接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正确答案:C
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其言行举止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题中的名言就是阐述教师的榜样作用。

更多 “试题答案+教育学原理” 相关考题
考题 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是()A、对孩子提出合理、统一要求B、理解、尊重孩子C、不断提高家长文化素养和品德修养D、具有和谐的家庭环境正确答案:D

考题 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B.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 C.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 D.要理解和尊重孩子 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应试解难: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有:(1)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2)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3)要理解和尊重孩子;(4)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其中,理解和尊重孩子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考题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指教师工作具有()A、长期性B、创造性C、示范性D、复杂性正确答案:C

考题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名言说明教师劳动特点的( )A.示范性B.广延性C.复杂性D.间接性正确答案:AA[解析] 这句话表示教师如果身体力行,为学生立榜样,不用命令他人,学生会自己会遵行,反之则不然,从而表明了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它表明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只要弄懂这句古文之意,便知答案。

考题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A.示范性B.间接性C.连续性D.主体性答案:A解析: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当管理者自身端正,做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却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考题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  ) A.示范性 B.主体性 C.间接性 D.连续性答案:A解析: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考题 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 )的特点。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答案:D解析:“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说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其一言一行都要成为学生的榜样,所以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并且这种示范作用也是教师劳动主体性的体现。

考题 单选题家庭教育成功的前提是()A 对孩子提出合理、统一要求B 理解、尊重孩子C 不断提高家长文化素养和品德修养D 具有和谐的家庭环境正确答案:D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具有()的特点。正确答案:示范性

考题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表明了教师劳动的()。A、创造性B、复杂性C、示范性D、长期性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