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泥土
B、混凝土
C、毛石
D、砖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以下属于扩展基础的是( )。
A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B 墙下混凝土条形基础
C 毛石基础
D 墙下条形砖基础
.此复习题由于多参考互联网和书本,专业性不强,且有些问题我私人删掉了,如果太依赖此份资料,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本人不负任何责任。大家自己看着办基础工程复习题(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地基-承受结构物荷载的岩体、土体。2基础-基础是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之间的过度结构,起承上启下的作用3刚性基础-由抗压性能较好,而抗拉,抗剪性能较差的材料建造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4柔性基础-不受刚性角的限制,能承受一定弯曲变形的基础5无筋扩展基础-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且不需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6持力层-在地基基础设计时,直接承受基础荷载的土层称为持力层7刚性角-基础底面积越大其底面压强越小,对地基的负荷越有利,但放大的尺寸超过一定范围,超过基础材料本身的抗拉,抗剪能力,就会引起破坏,折列的方向不是沿柱或墙的外侧垂直向下的,而是与垂线形成一个角度,这个角度就是材料刚性角8刚性桩-刚性桩是指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送,减少压缩层变形的混凝土桩和钢筋混凝土桩9倾斜-指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10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11局部倾斜-指砌体承重结构沿纵向610m内基础两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12下卧层-持力层地基承受的荷载是随着土体深度的加深而慢慢减小,到一定深度后土体承受的荷载 就可以忽略不计了,这时我们就把这一层往下的土体叫做下卧层13端承桩-桩顶极限荷载绝大部分由桩端阻力承担,桩侧阻力可忽略不计的桩14摩擦桩-桩顶极限荷载绝大部分都由桩侧阻力承担,桩端阻力可以忽略的桩15端承摩擦桩-桩顶极限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担,但端庄阻力分担荷载较大16中性点-摩阻力为零的点称为中性点 17弹性抗力-弹性抗力是指围岩产生压缩变形后所形成的反力? 18下拉荷载 -对于单桩基础,中性点以上负摩阻力的累计值即为下拉荷载。对于群桩基础中的基桩,尚需考虑负摩阻力的群桩效应,即其下拉荷载尚应将单桩下拉荷载乘以相应的负摩阻力群桩效应系数予以折减。 19高、低桩承台-承台分为高桩承台和低桩承台:低桩承台一般埋在土中或部分埋进土中,高桩承台一般露出地面或水面。 20桩的计算宽度-为了简化计算,将空间受力状态简化为平面问题,考虑到桩截面形式的影响,将桩宽(或桩径)换算成相当于实际工作条件下的矩形桩宽Bp,即为桩的计算宽度21群桩效应-群桩基础受竖向荷载后,由于承台、桩、土的相互作用使其桩侧阻力、桩端阻力、沉降等性状发生变化而与单桩明显不同,承载力往往不等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称其为群桩效应。22区域性地基-区域性地基是指特殊土地基、山区地基以及地震区地基等23基坑工程-为保证基坑施工以及主体地下结构的安全和周围环境不受损害,需对场地及基坑(包括开挖和降水等)进行一系列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等工作。这项综合性的工程就称为基坑工程24膨胀土-膨胀土是土中黏粒成分主要是亲水性矿物组成,同时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软化和失水收缩开裂两种变形特性的黏性土25刃脚-是沉井构造中井壁下端的斜形尖利部分,用以切土下沉。26置换率-桩体的横截面面积与该桩体所承担的复合地基面积之比称为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 27复合地基-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和部分杂(素)填土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这些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而形成增强体,由增强体和其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的人工地基28软弱地基-软弱地基是指主要有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构成的地基29复合桩基-较大桩距一般在5-6倍桩径以上稀疏布置的摩擦群桩或端承作用较小的端承摩擦桩与承台体共同承载的桩基础 。也被称为附加摩擦桩的补偿基础30软土-软土是淤泥和淤泥质土的总称。主要是由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淤泥沉积物及少量腐殖质所组成的土二、填空题1基础可分为( 浅基础 )与( 深基础 )。2基础埋深必须综合考虑( 建筑结构条件和场地环境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 )、(地基冻融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 )和施工技术条件、造价等因素。3 地基可分为( 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 )两大类。4地基变形计算时,基底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 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确定基底尺寸或桩数时,基底或承台底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而在确定基础或桩台高度,计算基础内力、配筋及材料强度验算时,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5地基特征变形一般分为( 沉降量)、( 沉降差 )、( 倾斜 )及( 局部倾斜 )等四种。6墙下钢筋砼条形基础底板厚度主要根据( 混凝土的抗剪 )条件确定;而柱下钢筋砼单独基础底板厚度则应根据( 短边一侧冲切破坏)条件确定。7考虑水对水下墩台的浮力作用时,圬工容重等于圬工容重减去( 水的容重 )。8地基承载力验算包括(持力层强度验算 )( 软弱下卧层验算 )( 地基容许承载力确定 )。9验算建筑物地基变形时,要控制沉降差的是(框架)结构,要控制倾斜的是(高耸结构以及长细比很小的高层建筑 ) 。10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按受力条件可分为(刚性基础 )和柔性基础两大类;属于柔性基础的有:柱下条形基础,(墙下条形基础)( 独立基础 )和(筏型基础 )。11矩形刚性基础的刚性角大小(高宽比限制)主要取决于( 材料的性能 )。12工程实践中创建的“两皮一收”砖基础砌筑法,( 刚性基础 )需验算基础台阶宽高比。13墙下条形(砌体)基础,属于( 扩展)基础。14桩基承台强度计算主要包括(受冲切)计算、(受剪切)计算、(局部承压)计算及(受弯)计算等四个方面。15水平受荷桩通常可根据桩的( 换算长度)分为( 刚性桩 )和(柔性桩 )两种。16地下水位全面下降时,在桩侧会引起( 负)摩擦力。17摩擦型桩通常又可细分为( 摩擦桩 )和(端承摩擦桩 )两种。18湿陷性黄土通常又可细分为(自重湿陷性黄土 )和( 非自重湿陷性)两种。19桩按设置效应通常可分为( 非挤土)桩、( 部分挤土)桩及( 挤土)桩三种。20嵌岩灌注桩周边嵌入未风化、微风化或中风化硬质岩体中的最小深度通常不宜小于( 0.5 )m,且桩端以下( 3倍桩径 )范围内应无软弱夹层、断裂带或洞穴分布,并应在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无岩体临空面存在,并确保基底岩体的滑动稳定。21灌注桩按成孔方法不同主要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冲)孔灌注桩)和(挖孔桩 )三大类。22竖向受荷单桩的破坏模式主要有(屈曲 )破坏、(整体剪切 、)破坏及(刺入)破坏三种。23桩基础承台可分为(高承台 )和(低承台)。24在市区内设置桩基,为避免振动和噪音,宜选用( 静力压 )桩。25钻孔灌注桩钻孔的方式有( 螺旋站)成孔;(振动钻)成孔;(冲抓锥钻)成孔。26从桩的荷载传递来看,桩通过( 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 ),将荷载传给土体。当桩周土层由于某种原因相对于桩向( 下 )方向位移时,就产生了负摩阻力。27嵌岩桩( 不 )考虑群桩效应。28“缩颈”现象常发生在( 锤击沉管 )桩中。29由桩和承台底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的桩基,称为(复合桩基 )。30预制桩的沉桩方法主要有( 锤击 )法和(振动 )法。31按规范规定,通过静荷载试验确定单桩、承载力的一级建筑物,其试桩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 1 )%,且不应少于( 3 )根。32可按现场( 加荷 )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33桩基由( 桩 )和(承台)组成。34预制桩按桩材分有( 混凝土预制桩)、(钢桩)及(木桩)。35嵌岩桩的端阻力随着嵌岩深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嵌岩深度达到( 5 )倍桩径时,端阻力为0。36旱地上沉井施工的工序为( 清整场地 )(制作第一节沉井)(拆模及抽垫)(除土下沉)(接高沉井)(封底 )等。37解决沉井下沉困难的主要从( 增加压重)(减少井壁侧阻 )两方面考虑。38在浅水中,可在水中修筑(土 )岛,沉井预制在岛上。岛周围可用草袋围护,水很深时,筑岛困难,则
无筋扩展基础设计时,下述;( )说法不正确。
将软土地基表层的一定厚度的"硬壳层"作为地基持力层时,比较合理的基础方案是()。
下列关于无筋扩展基础的论述不正确的观点是()。